如何依法治国视频(如何依法治国)

时间:2023-09-11 07:03:38 来源:
导读 您好,现在蔡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依法治国视频,如何依法治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一、公民要做...

您好,现在蔡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依法治国视频,如何依法治国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公民要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推动者。

2、  法律法规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已成为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在推动国家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以政府为主导的法治建设,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  公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做推进依法治国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4、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其次,要主动学法、善于用法、自觉守法,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

5、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据其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法治发展中来,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6、  二、公民要做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7、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独有的确定性和使用范围的普遍性,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崇高的权威性。

8、现代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人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人人都从遵守法律中获得自由,人人都享有法律的保护,人人也都负有维护法律权威的责任。

9、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维护法律的权威,需要每一位公民在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尊崇和强烈的守法意识。

10、  虽然,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依然存在,少数人不把法律当回事,不知法不懂法、知法而不守法、执法却不依法,遇到问题和纠纷习惯找关系、找熟人、找路子,而走法律途径解决往往被抛之脑后。

11、法律失去权威,意味着“法将不法”,任其发展下去,则必然会危及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运行。

12、  因此,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知法懂法、信法守法,也要敢于用法,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机智的举报、制止。

13、要克服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坚持从严执法,对一切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维护执法者的权威。

14、  三、公民要做法治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15、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根基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16、小到文明出行,大到依法治国,公民法治精神是法治秩序和权威的终极保障,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

17、法治不仅体现在公民知道多少法律条文,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

18、  培养公民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使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实现公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19、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公民要努力做法制精神的践行者,将法律作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将法治精神内化成一种生活的品格和方式,作为自己一切行动的思维决策底线和首选的价值判断标准。

20、  法治精神的弘扬对公民提出了更高的素养和道德要求。

21、要求公民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善天下,以积极作为的国家主人态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努力护法。

22、坚守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信仰法治,信任法律,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23、  四、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24、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5、公民参与首先是指参与政治生活。

26、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平等选举权的行使,即依照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参加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

27、为了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应当健全选民推荐候选人的程序,在实践中适当增加选民推荐候选人当选人大代表的比例,为当选代表与选民沟通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28、  五、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是人民依法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29、  依法治国 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

30、我国公民有权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应当进一步发挥公民在工会、妇联以及其他群众团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通过群众团体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重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发挥公民自我管理的作用,尤其应当发挥公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社区化解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和文化素质。

31、  六、 公民参与立法是完善立法体制的保障。

32、  为了完善我国的立法体制,必须建立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33、公民参与立法可以防 止关门立法和主观立法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于法律的有效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公民参与立法可以推动国家机关关注公民的诉求和利益,也可以让公民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有利于优化法律法规的实施环境;公民参与立法也是普法的过程,通过吸收公民到立法过程中来,可以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增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34、  七、公民参与司法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35、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36、司法公正离不开公民的参与。

37、首先,应当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拔机制上更加注重向普通公民开放,大力加强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培训,让公民平等参与司法;其次,应当通过司法公开,吸引公民参与司法监督工作,探索建立公民监督司法活动的长效机制,适当扩大公民在司法调解执行方面的参与,真正体现公正文明司法的理念。

38、  八、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健全依法决策的保障。

39、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0、为了保证公 民有效参与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必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采取听证或者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来监督决策过程,而且政府重大决策必须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公开。

41、同时,公民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对于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极为必要,政府的重大决策应当以公共利益为主导,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可以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对于确保政府决策制度的科学与合理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