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iPhone14系列如约而至,但迎接其出现的不是夸奖,而是众口一词的质疑。从硬件配置上来看,大众如此表现似乎并不奇怪。
全新的Plus系列大屏产品并不惊艳,标准版没什么升级,Pro上亮相的A16芯片在表现上则甚至可以算作开倒车,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Pro系列上替代“刘海”出现的“药丸”,苹果官方为其取了个颇为一言难尽的中文名——灵动岛。
在急着蹭热度的大大小小的媒体评测中,这个小小的灵动岛简直被夸上了天。大家对其流畅的使用体验和令人惊艳的动画过渡赞不绝口,似乎这就会掀起手机市场的下一次交互革命。
但如今半年过去,人们设想中安卓手机光速“致敬”的场面却并未出现。作为首发购入iPhone14ProMax的用户,在深度使用了5个月后,我想我似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开头咱们先说结论,灵动岛的出现是为了解决iOS系统在通知界面上出现的多种形式并存问题。在iPhone13上,系统通知究竟能有多少种样子?
它可能是你充电时显示的电池图标,拨动静音开关时的药丸提醒,你拿出AirPods时的弹窗动画,后台定位时显示在屏幕左上角的小药丸,是不是有种苹果发现哪里有地方就随处乱塞这些提示动画的感觉。这还不提暂时没找到地方塞的音乐、计时器什么的。
这些不同的通知体系虽然能够做到基础的“清晰显示信息”,但多种不同的逻辑并行,显然难以满足苹果对优雅的需求,推出一套新的体系将这些杂乱的通知信息放在一起势在必行。
从结果上来看,灵动岛作为伴随“药丸”而来的补丁,在使用体验上表现得还是很不错的。
灵动岛拥有三个不同的形态,主视图、长按后触发的拓展视图以及两个通知同时存在时的小图标。结合iOS16上推出的实时活动API,灵动岛不仅将系统的第一方通知完整整合在了一起,还给第三方App提供了比桌面更加瞩目的类“小组件”系统。
这里咱们拿高德地图举个例子,在导航过程中,高德会一直默默停留在灵动岛上提示路线信息,而在路口、转向等状态下则会开启拓展视图提供更加醒目的提醒。
除了整合系统通知体系这个目标外,灵动岛在动画上的表现也显得十分“苹果”,过渡流畅自然,与现实世界完全贴合。特别是App向上回到灵动岛的吸入效果以及两个应用同时进入灵动岛的水滴效果,都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遍。
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苹果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动态亚像素抗锯齿系统,显著提升了灵动岛动画过渡的清晰度。而根据外媒的深入拆解,A16处理器似乎也为灵动岛加入了专用电路,又是一个通过底层算力跃进来提升软件体验的例子,这可真是非常苹果了。
看到这,你可能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灵动岛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往深层次想一下,就会发现灵动岛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矛盾。它是如此的显眼,但你却不应该过度注意它,因为它提供的只是背景信息,你当前正在使用的App才拥有最高优先级。
而对于灵动岛拥有的交互操作的重要度,苹果似乎也没想明白。在宣传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一直在和灵动岛进行高频交互。
但当你实际使用时,可以直接交互的拓展视图却必须长按才能打开,点击只会把你跳转到正在占用灵动岛的那个App,对于那些希望拿灵动岛省事的朋友,恐怕早就已经失望了吧。
最后咱们来说说为什么安卓厂商没有着急跟进灵动岛,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首先,不论灵动岛再怎么优雅、再怎么好用,也终究是为屏幕上那个尺寸着实不小的挖孔所准备的补丁。现在小尺寸挖孔已经成了安卓机的标配,地基都没了,又怎么能长出岛来呢?
其次,安卓机型在通知体系上也相对简单不少,厂商在处理各种第一方的系统通知时往往是和第三方App一起条幅一塞了之,这样做的确可能不够鲜明,但也不存在混乱的问题,因此在系统上也不存在采用灵动岛的必要性。
最后就是舆论问题,长期以来iPhone与安卓之间的抄袭之争时常成为热门话题,灵动岛作为iPhone14Pro系列仅有的卖点之一又格外引人注目,如果有哪家厂商决定跟进,无疑会成为抄袭的众矢之的,这对于品牌的风险也得让各大厂商好好掂量一下。
总体来看,灵动岛不失为近年里iOS少有的优秀交互设计,实际的实现效果也没掉链子。但太多限制条件决定了它只适合iPhone,而不是整个行业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