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谁说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2、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原文(精选):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
3、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
4、”导又无言。
5、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
6、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7、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译文王导不回答。
8、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
9、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
10、”王导还是沉默。
11、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
12、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
13、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他回家后对家人说:“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
14、幽冥之中,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扩展资料:人物背景周顗 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时任尚书。
15、王导时任司空,王氏是当时的一个豪门大族,王敦为王导的亲兄弟,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
16、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
17、晋元帝很是恼火。
18、此时晋元帝宠信刘隗刁协二人,对此二人言听计从。
19、王敦看不起刘隗刁协,却又不为元帝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两万精兵,自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20、此时刘隗向晋元帝建议,杀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晋元帝未答应。
21、如此,王导听闻后仍大为惊恐。
22、于是王导带领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人,亲自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我们一心为公,绝对忠于陛下。
23、不仅如此,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这二十几人,到殿外门口站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
24、一天早晨,王导正在殿外门口,晋元帝宣周伯仁进见,周伯仁大摇大摆从王导面前经过。
25、王导见了,大声叫道:“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心啊!”谁知周伯仁并不理睬,抬头挺胸就进去了。
26、周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为王导开脱,说王导一向忠心,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
27、晋元帝觉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吃饭。
28、周伯仁好酒,当即喝得稀里糊涂才告辞出来。
29、此时王导不知里面情况如何,一直在外面站着,见周伯仁出来,又低声下气,连叫“伯仁,伯仁”,结果周伯仁没正眼瞧他们,摇摇晃晃就回家了。
30、但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31、王导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32、却说王敦确实有两下子,二万精兵打得刘隗几万大军溃不成军。
33、一路直逼,很快攻占了南京外城。
34、晋元帝一看不好,连忙打发刘隗刁协逃跑,一边又忙着对王敦封官许愿。
35、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36、至此,王敦便要大开杀戮了,对平时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也不例外。
37、但周伯仁是当时两大才子之一,很有名望,王敦的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一声不吭。
38、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39、第二天,王导当然可以直入朝庭了,于是王导神气活现地去中直机关转了一圈,突然在台子上发现了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发现周伯仁原来是外示无情,内里很是为王导开脱罪名的。
40、于是王导拿着周伯仁的表书,痛哭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幽冥中负此良友了。
41、”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