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意义目的(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

时间:2024-04-17 22:30:07 来源:
导读 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意义目的,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异地...

今天之间网归一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意义目的,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异地扶贫搬迁是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一种扶贫模式,对精准脱贫有重要意义。

2、面对新形势、新目标,异地扶贫搬迁工作须立足现状,解民之需,满民之盼。

3、目前农民对异地扶贫搬迁意愿如何,对异地扶贫搬迁有何期盼?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4、为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依托“百村观察”调研平台,于2014年6月至9月,对全国15省75个贫困村2259位农民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5、调查发现,目前贫困村农民搬迁意愿总体较强烈,尤其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条件下,搬迁意愿更为凸显,建档立卡和偏远山区搬迁意愿相对更高。

6、农民对异地扶贫搬迁的期盼集中体现在:资金政策有扶持,货币补贴更到位;住房提供有支持,生产生活更适宜;基本生活有保障,社会保障更配套。

7、鉴于此,建议从精准搬迁对象,明确搬迁程序;加大投入力度,用好扶贫资金;多元住房建设,满足农民需求;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后续发展等多方举措,助力异地扶贫搬迁“搬得出,迁得动,留得住,过得好”。

8、一、异地搬迁意愿强,盼“搬得出”在2189位受访者农民中,直接表示愿意异地扶贫搬迁的比重为35.02%,42%的农民表示“只要政府的政策条件合适就愿意搬迁”两者合计占比77.02%。

9、可以看出,近八成的贫困村农民愿意脱贫搬迁,农民搬迁意愿总体比较强烈,尤其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条件下,农民搬迁意愿更为强烈。

10、具体而言,作为建档立卡农户,直接表示愿意搬迁的比重为34.07%,高出非建档立卡农户2.87个百分点;表示政府的政策条件合适就愿意搬迁的比重为42.75%,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此表示愿意搬迁的比重为46.19%。

11、作为偏远山区农户,直接选择愿意脱贫搬迁的比重最大,比重为38.37%,高于非偏远山区农户24.06%的比重。

12、可见,农民总体搬迁意愿高,建档立卡、偏远山区的农户更期盼异地脱贫搬迁。

13、二、资金扶持期望高,盼“迁得动”一方面,期望政策支持有补贴。

14、在2139个有效样本中,23.42%有受访农民表示最希望政府政策支持方式是“提供合理的货币补贴”,所占比重接超过两成。

15、具体考察农民搬迁现金补贴期望值,在1777个表达了搬迁补贴金额的农户中,其平均愿意搬迁的补贴金额为21.29万元;最小愿意搬迁补贴金额为0万元,最大愿意搬迁补贴金额为200万元。

16、一半以上农民对搬迁补贴期望在15万元以上。

17、可以看出,农民对货币补贴政府政策支持方式期盼高,同时对资金补贴期望值偏高。

18、从是否建档立卡农户看,在货币补贴期盼上,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货币补贴占比23.14%,略低于非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货币补贴的24.23%。

19、在货币补贴金额上,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的补贴金额为21.51万元,远高于非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的搬迁补贴金额均值16.75万元;一半以上的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的搬迁补贴金额在15.34万元以上,近半数非建档立卡农户希望获得的补贴金额在11.98万元以上。

20、可以看出,建档立卡农户对货币补贴资金期望值更高。

21、另一方面,期盼扶贫资金补到位。

22、补贴资金如何落实成为贫困村农民的“心头盼”。

23、在农户对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建议中,有20.17%的受访者建议搬迁后应该“补贴合理到位”。

24、偏远山区的农民建议“补贴合理到位”的占比为22.15%,高于非偏远山区农民。

25、说明农民不仅期盼有足够的扶贫资金,还期盼扶贫资金能真正落地。

26、解决好扶贫资金问题,成为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一环。

27、三、生产生活相适宜,盼“留得住”一方面,住房提供有支持。

28、在农民眼里,住房不仅有生活功能,还有保障和生产功能,它是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基础。

29、住房提供是否让农户满意,成为异地扶贫搬迁的关键一环。

30、农户期待政府在住房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31、在2139个有效样本中,表示最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方式是“提供满意的住房”的农户有1087人,所占比重最高,为50.82%。

32、不同类型的农户,住房需求不同。

33、在希望获得满意住房的政策支持受访农户中,建档立卡农户所占比重高于非建档立卡农户,高出了6.79个百分点。

34、可见,建档立卡农户更期盼的政策支持方式为提供满意的住房。

35、政府统一建设成为农户期盼的住房建设方式。

36、在2140个有效样本中,有1280位农户希望住房建设方式为“政府统一建设,农民缴纳一定费用”,占比最高为59.81%。

37、就不同类型农民而言,在1428个建档立卡农户有效样本中,59.31%建卡农户希望的住房建设方式是“政府统一建设,农户缴纳一定费用”。

38、有22.63%的偏远山区农户期望 “农民自行建设,政府提供一定补贴”方式,高于非偏远山区的20.04%。

39、可以看出,建档立卡农户更期待政府统一建设方式,偏于山区农户更倾向农民自建方式。

40、另一方面,生产生活更适宜。

41、在希望搬迁的1262位受访农民中,49.92%农民表示因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更好而搬迁,占比最高;因农业生产更方便而搬迁的农民占比次高,为16.80%;有13%的农民反应会因为子女上学更方便而搬迁。

42、因看病就医更方便而搬迁的农民占比为7.69%。

43、根据全国579个有效样本中,农户对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意见的分析发现,有49.75%农民建议搬迁后的“安置点更适宜生产和居住”。

44、说明安置点生产生活更适宜,不仅是吸引贫困村农户搬迁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农民对异地扶贫搬迁的期盼之一。

45、四、社会保障能配套,盼“过得好”一方面,基本生活有保障。

46、在农民的搬迁建议中,希望“搬迁后生活有保障” 的受访者有14.21%。

47、偏远山区农民更希望“搬迁生活有保障”的占比为15.24%。

48、老年人更多考虑搬迁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占比为18.25%。

49、可见,对于贫困村庄中的弱势群体,没有生产能力,搬迁之后,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他们一大期盼。

50、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能完善。

51、完善的社会保障,能解决农民搬迁后顾之忧。

52、总体而言,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中,有324位农民表示最希望获得政策支持方式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占比15.15%。

53、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农户,有20.66%低收入家庭更加期待社会保障支持,远高于高收入者的11%。

54、另外,偏远山区农户占比为15.67%,高于非偏远山区的11.73%。

55、可见,低收入和偏远山区农民更加期待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

56、五、多措并举,助力异地扶贫搬迁由上述分析可知,农民总体搬迁意愿强烈,建档立卡、偏远山区的农户更期盼异地扶贫搬迁。

57、农民的搬迁期盼集中体现在住房的满意提供,生产生活更加适宜,资金投入力合理到位,社会保障的提供与完善。

58、鉴于此,建议从精准搬迁对象,明确搬迁程序;加大投入力度,用好扶贫资金;多元住房建设,满足农民需求;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后续发展等多方举措,助力异地扶贫搬迁“搬得出,迁得动,留得住,过得好”。

59、(一)精准搬迁对象,明确搬迁程序选准搬迁对象是异地扶贫搬迁成功的前提。

60、一方面要因地制宜。

61、偏远山区条件艰苦、人口分布分散的农民,可根据条件,实行整村搬迁。

62、另一方面要因需订制。

63、首先,了解农户基本现状。

64、进村入户登记与倾听驻村小组意见相结合,普查工作要深入细致,切实做到普查到户、逐户建档立卡、完备档案资料,确保应搬迁群众全部登记造册。

65、普查工作要尤其注意对符合搬迁条件而又缺乏搬迁能力和意愿的困难群众进行详实的调查摸底,建立专门的普查档案。

66、其次,严格执行工作程序。

67、要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群众申请、初定对象、张榜公示、民主评议的标准化工作程序确定移民搬迁安置对象。

68、对于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地区的深度贫困群众,搬迁意愿特别强烈,将他们作为为搬迁安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走“先难后易,整村搬迁”路子。

69、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安置区域,合理确定搬迁重点和规模,结合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优先安排搬迁深度贫困户。

70、最后,制定搬迁考核标准。

71、不能只用单一指标衡量农户是否贫困。

72、围绕困难群众的搬迁安置要逐户建立档案、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验收销号,防止工作中出现避重就轻、避难就易、“搬富不搬穷”的问题。

73、(二)加大投入力度,用好扶贫资金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74、首先,政府财政支持。

75、中央和地方财政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移民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76、其次,金融服务支持。

77、着力“微型金融产品”的开发。

78、即开发适合穷人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村镇银行发展、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小额信用贷款,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79、最后,社会资金支持。

80、加大公益资金支持力度,在所得税前减免用于异地扶贫搬迁等扶贫事业的捐赠。

81、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配置,推动市场开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鼓励内外资企业进驻新村,并为之提供优惠政策。

82、另一方面,用好扶贫资金。

83、首先,分级设立搬迁补贴标准。

84、搬迁成本是影响农民搬迁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根据搬迁的难易程度,设立梯级搬迁补贴等级,对特别困难家庭,可以解决全部费用。

85、其次,加大对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从管理体制、整合手段和投向重点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真正做到以扶贫移民搬迁为重点,有效整合,相互配套,发挥资金集中投入的聚合效应。

86、(三)多元住房建设,满足农民需求首先,尊重民意,决策住房建设方式。

87、在政策支持方式上提供满意的住房已成为贫困村农民首要期盼。

88、利用新地域的现实情况,分别建立政府房区和自建房区,针对不同人群的意愿进行统计,满足移民的搬迁需求。

89、一是根据各户人口和经济实力,划分两间、三间、四间等多个建房层次,有效解决一些经济条件差的移民群众“想移难移”的问题。

90、二是根据群众意愿和承受能力,可采取先建配房,再逐步完善的方式建设移民住房。

91、三是根据农民意愿,灵活采取住房建设方式,“农民自行建设,政府提供一定补贴”和“政府统一建设,农民负担一定费用”的方式。

92、其次,反应民情,协调土地处理方式。

93、采用“亲靠亲、邻靠邻、村支两委搞协调”的办法,尊重民情,达成土地处理协议,确定每户土地亩数。

94、(四)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后续发展一是引导产业发展。

95、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努力形成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业。

96、二是完善社会保障。

97、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支持移民新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养老问题。

98、三是公共服务保障。

99、按照生产生活方便、庭院布局合理美观的要求,实施“六改五通四建工程”,满足搬迁地区饮水安全和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保障生活生产的有序进行;提供农村公路应备条件和道路服务,方便出行;保证迁入区的农民在就医方面方便快捷。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看了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