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时间:2023-07-14 22:39:38 来源:
导读 大家好,知识小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泌性中耳...

大家好,知识小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平衡中耳和外界大气压力的管道异常堵塞:常见原因包括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和咽部肿瘤。

2.纤毛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破坏纤毛分泌,导致中耳气压降低,分泌物积聚。

3.解剖:儿童咽鼓管是直的,鼻腔和咽喉食道分泌物容易回流到中耳,引起感染。

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

1.听力下降:以传导性耳聋为主,伴有自感听力增强。有积液时,头位倾斜时,由于积液离开耳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鼓膜内陷,光锥变形或消失,透过鼓膜可见液面或气泡。听力检查显示传导性听力损失,声导抗符合咽鼓管功能障碍或中耳积液。

2.耳闷耳痛:发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病例耳痛不明显。按压耳屏后,耳朵的紧绷感或闭塞感暂时缓解。

3.耳鸣:可以是间歇性的,如噼啪声。当头部移动或打哈欠或擤鼻涕时,耳朵里可能有空气和水。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治疗病因,分为保守用药和手术治疗。无症状、听力正常、病史短的患儿,可采用抗生素、黏膜收缩、糖皮质激素等保守治疗,减轻咽鼓管肿胀,预防鼓室感染。

手术治疗除保守治疗外,还包括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

此外,可采用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的方法清除中耳积液,促进疾病恢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