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玩机圈社区 > 学识问答 >

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

2025-09-08 22:46:39

问题描述:

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22:46:39

步履蹒跚解释及成语典故介绍】“步履蹒跚”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走路缓慢、不稳的样子。该成语不仅具有形象的描写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解释

词语 含义
步履 走路的脚步
蹒跚 路走不稳,摇摆不定的样子

整体含义:指人走路时步伐缓慢、不稳,多用于形容年老体弱或身体不适的人。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步履蹒跚”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虽未在古籍中明确出现,但其表达方式与古人对老年生活的描写密切相关。

典故背景:

1. 《诗经·小雅·车辖》

有句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未直接使用“步履蹒跚”,但表达了对年长者的敬重之情,侧面反映出古人对老年人行走状态的关注。

2. 《世说新语》

记载了东晋时期名士谢安晚年退隐山林,生活简朴,常常独自漫步山间,步履迟缓,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3. 唐代诗人杜甫

在《登高》中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未用“步履蹒跚”,但描绘出老人独自登高的艰难,与该成语意境相符。

4. 宋代文人苏轼

苏轼曾在诗词中描写自己晚年因病而行动不便,如“白发已知身是客,黄粱犹记梦为家”,虽非直接使用该成语,但其情感与“步履蹒跚”相呼应。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步履蹒跚”常用于描写老人、病人或体力不支者走路的状态,也可比喻事物发展缓慢、进展不顺。

- 例句1: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在公园的小路上,显得格外安静。

- 例句2:公司改革初期,项目推进步履蹒跚,困难重重。

四、总结

内容 说明
成语名称 步履蹒跚
拼音 bù lǚ pán shān
释义 形容走路缓慢、不稳,多用于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
出处 古代文学中常见相关描写,无确切出处
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动作或事物发展缓慢
延伸意义 可引申为对人生晚年的感悟或对困难时期的描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步履蹒跚”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描写性成语,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它让我们在语言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每一位走过岁月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