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欲滴意思是什么】“垂涎欲滴”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看到美食时非常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尤其在描述对食物的渴望时。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垂涎欲滴 | 形容非常馋,看到好吃的东西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 多用于描写对食物的强烈欲望,也可比喻对某种事物极度向往 |
二、成语来源
“垂涎欲滴”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原文为:“艾曰:‘今大兵已至,彼必惊惧,可乘其乱而取之。’乃夜潜出,使人持刀,于城门下,令士卒仰视,使贼见之,垂涎欲滴。”这里的“垂涎欲滴”原本是形容敌人看到魏军强大,感到恐惧和绝望,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对美食的渴望。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美食诱人 | “这烤鸭看起来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 |
比喻对某事的渴望 | “他对那份工作垂涎欲滴,一直想加入。” |
表达羡慕心理 | “看到别人吃得好,他垂涎欲滴,忍不住也想去尝一口。”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食指大动、垂涎三尺、饥肠辘辘 |
反义词 | 食不知味、无动于衷、冷淡漠然 |
五、总结
“垂涎欲滴”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美食的强烈渴望或对某件事物的极度向往。它不仅在口语中广泛使用,在书面语中也能增强表达效果。理解并正确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垂涎欲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能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