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的下一句是什么】“灯火阑珊”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景和抒发情感的经典词作。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不仅描绘了热闹的节日场景,也表达了词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
一、
“灯火阑珊”原意是指灯火稀疏、渐次熄灭的景象,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寂静或繁华后的冷清。但在辛弃疾的词中,“灯火阑珊”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色彩,成为一种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
该句出自《青玉案·元夕》的结尾部分,整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群中寻找心上人千万次,回头一看,却发现她正站在灯火稀疏的地方。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象征着一种不经意间发现美好或希望的情境。
二、相关诗句对照表
原文句子 | 出处 | 作者 | 意思简述 |
灯火阑珊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灯火稀疏,形容夜晚的静谧与冷清 |
众里寻他千百度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在人群中寻找无数次,表现执着与坚持 |
蓦然回首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忽然回头,表示意外发现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表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心上人 |
三、延伸理解
“灯火阑珊”虽然字面意思较为简单,但因其出现在这首千古名篇中,已经成为文学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视觉上的画面感,也承载了情感上的寄托。现代人常用“灯火阑珊”来形容那种在喧嚣之后,突然感受到的宁静与温暖,或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追寻。
四、结语
“灯火阑珊”的下一句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笔下的经典名句,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美感和哲理的表达之一。通过这一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词人细腻的情感,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