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与亲人分隔各地、共赏明月时的共同情感。
一、原文出处
《望月有感》 是白居易在河南洛阳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客中同。
>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战乱导致家破人亡,兄弟离散。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兄弟分别在不同地方、共赏明月的情景,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二、诗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一夜乡心五处同 | 在同一个夜晚,身处五地的人心中都涌起对家乡的思念。表现了人们在异乡面对明月时的共同情感。 |
三、诗歌背景与主题
- 创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唐德宗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诗中所写的“时难年荒”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
- 主题思想:诗歌以“望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亲人分离、故乡难归的深切哀愁,同时也反映了战乱年代人民普遍的思乡之情。
四、艺术特色
特点 | 描述 |
意象丰富 | 如“千里雁”、“九秋蓬”,形象地描绘了兄弟离散、漂泊无依的状态。 |
情感真挚 | 诗人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思乡之情,打动人心。 |
结构严谨 | 七言律诗对仗工整,节奏分明,体现出白居易高超的诗歌技巧。 |
五、总结
“一夜乡心五处同”是白居易《望月有感》中的名句,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游子在异乡望月时的共同心声。此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思乡之作。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望月有感》 |
原文句子 | 一夜乡心五处同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后,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
主题 | 思乡、离别、亲情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结构严谨 |
诗句含义 | 在同一夜晚,身处不同地方的人心中都充满对家乡的思念 |
如需进一步探讨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或唐代思乡诗的风格,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