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简介】“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天宫一号”之后的第二座空间实验室。它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基础。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约1036天,于2019年7月19日受控再入大气层,完成其历史使命。
天宫二号的研制和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航天技术以及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它不仅提升了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能力,也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天宫二号主要信息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天宫二号 |
英文名称 | Tiangong-2 |
发射时间 | 2016年9月15日 |
发射地点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运行时间 | 约1036天(2016年9月15日—2019年7月19日) |
轨道高度 | 约393公里 |
重量 | 约8.6吨 |
任务目标 |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验证空间站关键技术 |
搭载人员 | 2次载人任务(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 |
退役方式 | 受控再入大气层销毁 |
重要意义 | 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与经验积累 |
总结:
“天宫二号”作为我国自主建造的空间实验室,在空间科学实验、航天技术验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成功运行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综合实力,也为未来建设长期驻留的空间站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天宫二号的探索,我国在载人航天事业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