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斥方遒的解释及用法】“挥斥方遒”是一个富有气势和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状态。它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句话表达了青年学子在青春年华中充满激情与抱负的精神风貌。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挥斥 | 指挥动、驱使,引申为施展、发挥 |
方遒 | 强劲有力,指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
整体含义:
“挥斥方遒”形容人意气风发、精力充沛、充满斗志,常用来赞美年轻人或有志之士在奋斗过程中的昂扬状态。
二、用法说明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青年精神面貌 | 青年一代应保持挥斥方遒的锐气,勇敢追梦。 |
表达积极进取的态度 | 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挥斥方遒的热情,不畏艰难。 |
赞美奋发图强的精神 | 他年轻时便挥斥方遒,立志改变命运。 |
三、常见搭配
搭配方式 | 示例 |
作谓语 | 他挥斥方遒地投入到科研中。 |
作定语 | 这是一群挥斥方遒的热血青年。 |
作状语 | 挥斥方遒地面对挑战,毫不退缩。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发有为 |
反义词 | 精神萎靡、心灰意冷、消极怠工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年轻人或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 情感色彩:带有褒义,强调积极向上、充满力量。
- 语境要求:适合用于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场合,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过于随意的表达。
六、总结
“挥斥方遒”是一个富有激情与力量的成语,常用于赞美青年人或奋斗者的昂扬斗志。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写作或演讲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出处、历史演变或相关诗词背景,可参考《沁园春·长沙》原文及相关文学评论。